“金融26條”來了 !重慶推出新舉措 助企紓困解難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訊(記者 吳黎帆)5月12日,人民銀行重慶營管部舉行重慶市金融服務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新聞發布會。對重慶近日聚焦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困難領域而出臺的26條措施做了詳細解讀。
》》完善金融服務應急機制 助群眾紓困
4月18日,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印發《關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金融服務的通知》,出臺23條政策措施,為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金融服務工作明確了目標、重點和方向。為確保上述政策措施盡快在渝落地。重慶拿出了26條具體措施,并印發了《重慶市金融服務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幫助受疫情嚴重沖擊的行業、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紓困解難。
《方案》中提到,引導金融機構完善對受疫情影響主體的金融服務應急機制。對此。人民銀行重慶營管部貨幣信貸管理處處長王紅表示,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出現生產經營困難但發展前景良好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因疫情影響償還貸款暫時困難的運輸物流企業和貨車司機,合理采取續貸、貸款展期、調整還款安排等方式予以支持,避免出現抽貸、斷貸。
對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治療或隔離人員、疫情防控需要隔離觀察人員以及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人群,應及時優化信貸政策,區分還款能力和還款意愿,區分受疫情影響的短期還款能力和中長期還款能力,對其存續個人住房等貸款,靈活采取合理延后還款時間、延長貸款期限、延遲還本等方式調整還款計劃予以支持。
對出租車司機、網店店主、貨車司機等靈活就業主體,比照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主,加大對其經營性貸款支持力度。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保險公司等分險作用,合力促進受疫情影響群體的融資可得性和便利度。
》》用好各項政策工具 建立監測督導機制
記者在發布會上了解到,截至5月11日,今年已有近3000家重點受困市場主體、5.6萬戶接觸性服務業市場主體在“政銀企對接”助力下獲得了融資支持。
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黨委委員、副主任蘇陽表示,下一步為落實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23條政策措施和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26條相關具體工作,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將重點從四方面推進。
用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定向支持作用。指導地方法人銀行用足用好支小、支農再貸款,加大普惠小微發展和鄉村振興金融支持力度。推動全國性銀行要用好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政策,全面做好重點項目融資對接。用足用好科技創新再貸款政策,推動科技創新再貸款在重慶快速落地并持續擴面增量。
做好多層次的政銀企對接工作。通過推進多層次、多形式、廣覆蓋、常態化的銀企對接進一步提升直達實體經濟的深度、廣度。依托“長江渝融通”貨幣信貸大數據系統開展常態化的線上銀企對接,全面推進金融服務港灣建設,全面推廣“1+5+N”普惠小微線上融資服務平臺。
通過持續開展金融服務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政銀企融資對接活動、持續開展“貸動小生意、服務大民生”金融支持個體工商戶專項行動、持續開展產業鏈供應鏈保障行動、持續開展跨境投融資便利化專項行動等四個“持續開展”,提升政策措施的精準性、有效性。
加強政策實效的監測督導。建立金融服務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監測督導機制,定期匯總各區縣、各金融機構金融支持政策情況,評估提升金融支持政策落地效果。

相關報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hualongbaoliao,報料QQ:3401582423。)